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主题教育梳理出来的学院内…
6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与宁夏大学对口合建第十七次联席会议在我校贺兰山校区德勤…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生态环境学院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通过学习深刻领悟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学院班子进一步梳理了制约学院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明确了
2023年5月19日,学院领导杨振东、钟艳霞、刘任涛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拜会了中科院院士、西北土地退化和...
2023年5月11日-12日,我院党总支书记杨振东、院长钟艳霞和副院长刘任涛一行5人赴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和西吉县开展主…
近日,生态环境学院结合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和学校综合改革大背景,认真分析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提出了“积极践行总书记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指示精神,保持...
2023年5月8日下午,在科技楼a510会议室,河南科技大学官庆松博士来院开展学术...
2023年5月7日下午,在我院荒漠生态课题组负责人刘任涛研究员的邀请下,北京林...
3月15日上午,我院国家自然自然科学基金最后三个项目顺利完成提交,标志着我院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顺利完成。本年度我院共提交申报项目37项,其中区域创新联合基金申报1项,面上项目9项,地区项目19项,青年项目8项。本年度申请的37项项目中,生命科学部最多,达22项,占总项目的59.46%;其次是地球科学部,有9项,占比为24.32%;其他3个学部,包括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和化学科学部也均有涉及,分别有3项,2...
日前,我院荒漠生物多样性科研团队刘任涛研究员指导的硕士毕业生张安宁同学在国际顶级期刊日前,我院荒漠生物多样性科研团队刘任涛研究员指导的硕士毕业生张安宁同学在国际顶级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IF=13.2),以“Shrubs and precipitation interactions shap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nematode communiti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为题,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揭示青藏高原线虫群落功能多样性受灌木与降雨量相...
日前,荒漠生态与全球变化科研团队安慧研究员在氮磷添加对荒漠草原植物-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方面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依托盐池县2017年建立草地生态系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全球变化联网试验(NPK养分添加和降水变化)的荒漠草原试验样地。研究了N、P添加对荒漠草原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化学计量变异特征,以及不同生态组分(植物、凋落物和土壤)间关联性的影响,探讨植物、凋落物...
日前,荒漠生态与全球变化科研团队在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植被和土壤退化方面取得了进展。研究结果于2022年6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中针对退化荒漠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生态学与环境科学前沿问题,较全面地介绍了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结构、植被生产力、土壤养分循环、植物-微生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等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结果可为深刻认识荒漠草原植物和土壤退化对沙漠化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全面认...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起始于2003年成立的宁夏大学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联合开发研究中心;...
5月6日下午,生态环境学院近40名教职工齐聚凌云广场,参加“踔厉奋发六十五载 笃行实干建功立业”教职工校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