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阅读更多
23122024

赋能前行,创领未来

我院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批准立项

2024年11月28日,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振东、院长钟艳霞等一行11人赴石嘴山市,会同…

喜报:我院2023年度宁夏科技奖取得优异成绩

 2024年11月25日,全区科技大会在银川召开。在此次大会上,自治区政府隆重表彰…

我院生态环境大讲堂开展系列学术讲座活动

为促进学院学术交流,开拓学术视野,鼓励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撑生态学学科高质量建设,学院分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做客生态环境大讲堂,开展学术讲座。学院老师和研究生同学聆听了报告。刘任涛副院长主持学术

我院生态系统生态学硕士研究生野外实习实践活...

为了丰富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知识和增强独立工作能力,根据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环境化学与材料硕士研究生开启实习实践之旅

2024年11月9日至10日,我院组织2023级和2024级环境化学与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习实践活动。润泽…

重温红色经典 赓续红色血脉 ——生态环境学院党总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4年10月30日,生态环境学院党总支在逸夫图书馆马克思主义书房开展了以“重温红色经典,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党员同志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通知公告 —— 阅读更多

202501.03

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025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实施细则

202412.31

农林与生态学部草学、生态学博士学位点2025年研究生硕博连读选拔拟推荐名单公示

202412.24

关于生态环境学院生态学博士学位点2025年研究生硕博连读选拔工作的通知

202411.26

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2020年生态中心人才团队建设及奖补专项成交公示

学术交流 —— 阅读更多
科研动态 —— 阅读更多
  • 我院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

    近日,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团队成员施光耀副教授,倪细炉研究员、胡杨副教授和庞丹波副研究员,依托银川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在生态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中科院二区Top,影响因子6.2)上发表题为“The source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pollution and its effect on ozone in high-altitude areas (高海拔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及其对臭氧的影响)”的学术论文。该论文第一作者为2022级生态学研究生王聪慧,通讯作者为施光耀副教授,宁夏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臭氧形成的关键前体。污染源复杂,对臭氧的产生影响较大。长期暴露在高浓度臭氧环境中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损害。高海拔地区持续的高温和强烈的太阳辐射,容易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使这些地区容易发生频繁的空气污染。研究利用宁夏银川城市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野外同步观测,收集VOCs、气象变量和臭氧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了VOCs的季节分布特征、污染源及其对臭氧的影响。旨在明确不同季节VOCs的污染源及其对臭氧的影响,为高海拔地区VOCs和臭氧污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该研究采用正矩阵分解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不同季节VOCs的污染特征和主要来源,分析了不同季节影响臭氧的关键因子、直接因子和间接因子,阐明了气象变量和VOCs对全年臭氧的影响机制和贡献率。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

  • 我院张俊华研究员课题组在盐渍化土壤盐渍化信息反演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院张俊华研究员课题组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国际权威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二区TOP,影响因子7.0,JCI环境类排名25/359)刊发了题为“The inversion of arid-coastal cultivated soil salinity using explainable machine learning and Sentinel-2”的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贾萍萍为第一作者,张俊华研究员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赵小宁教授为通讯作者。成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宁夏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项目的资助。土壤盐碱化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建立监测系统是防止盐碱化蔓延的有效方法。盐渍土主要分布在干旱和沿海地区,很少有高精度的跨区域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来研究盐渍土的光谱异质性。本研究以中国干旱和沿海地区的典型盐碱地为研究对象。Sentinel 2数据(包括波段和光谱指数)和实测土壤含盐量、土壤质地、温度、降水量、含水量和DEM数据用于建立干旱海岸反演模型。使用PCC、VIP、GRA和GBM等变量选择方法,并使用PLSR、RF、ERT、LightGBM等模型进行建模。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盐渍土的反射率和曲线形态存在差异。干旱沿海地区常见的敏感特征变量是PCC中的光谱指数和土壤性质,VIP中的光谱变量带和指数,GRA和GBM中的所有变量都包含。干旱沿海地区的建模精度低于干旱地区,但高于沿海地区。干旱海岸反演模型PCC LightGBM的反演性能最好,R2和RMSE分别为0.62和2.29,RI2对该模型的贡献最大(18%)。分析表明,干旱区和沿海地区的土壤盐渍化...

  • 我院张俊华研究员课题组在盐渍化土壤微生物群落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院张俊华研究员课题组在盐渍化土壤微生物群落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我院张俊华研究员课题组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国际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二区TOP,影响因子7.7,JCI环境类排名14/359)刊发了题为“The influence of soil salinization, induced by the backwater effect of the Yellow River, on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in arid regions”的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何梦园为第一作者,张俊华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王一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成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宁夏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项目的资助。灌溉方式和地下水位是导致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关键因素。然而,黄河灌溉和补给造成的土壤盐渍化对惠农区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的影响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该项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盐渍化土壤梯度上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组成和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微盐渍土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明显高于高盐渍土;土壤盐渍化显著影响了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高度盐渍化的土壤富含细菌类群,如Halomonas,Salinimicrobium,Pseudomonas,Solibacillus, andKocuria,以及真菌群落,包括Emericellopsis,Alternaria, andPodospora,。在重度盐渍化土壤中,与铁呼吸、硫呼吸和碳氢化合物降解相关的细菌类群更为普遍,而与土壤arbuscular mycorrhizal symbiosis, endophytes, dung saprotrophy, leaf saprotrophy, soil saprotrophy,...

  • 我院荒漠化过程与生态修复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上发表成果

    近日,我院荒漠化过程与生态修复团队在生态环境领域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IF12.8,国际水协会出版的世界顶尖水资源研究领域专业期刊,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最权威的SCI 1区Top期刊之一)刊发了题为《EDTA Enables to Alleviate Impacts of Metal Ions on Conjugative Transfer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学术论文。我院李虎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王铁成教授和昆士兰大学郭建华教授共同通讯,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为第一单位。上述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宁夏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和宁夏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的资助。据报道,各种重金属能够加速ARGs的水平转移。在真实的水环境中,无处不在的络合剂会形成金属有机络合物,从而影响重金属离子的环境行为。然而,人们对于络合剂的存在是否会改变重金属暴露导致的水平基因转移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典型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一系列重金属离子诱导的质粒介导的ARGs共轭转移的影响来填补这一空白。在与环境相关的金属离子浓度(0.64 mg L-1)下,所有测试的金属离子(Mg2+、Ca2+、Co2+、Pb2+、Ni2+、Cu2+和Fe3+)都促进了ARGs的接合转移,而在相对较高的浓度(3.20 mg L-1)下则出现了抑制作用。相比之下,EDTA(0.64 mg L-1)减轻了金属离子对ARGs共轭转移的影响,共轭转移频率降低了11%-66%。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显示,这是因为金属离子与细胞膜中的脂质结合更...

科研团队 —— 阅读更多

山地生态系统研究团队

山地生态系统研究团队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宁夏“三山”(贺兰山、罗山、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为目标,开展生态恢复和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团队现有研究人员4名,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多年来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级科研任务20余项,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4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2件;制定地方标准1项;出版专著3部;在《F...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及管理团队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及管理创新团队现有5人,均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1人。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宁夏回族自治区313工程1人、青年托举人才工程3人。形成了以经验丰富的教授为核心,青年教师为骨干,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团队坚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开放、自由”的教育和合作理念,多年来承担了大量科研任务,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制定地方标准...

全球变化与荒漠生态科研团队

一、团队研究方向与研究目标1、团队研究方向 荒漠-草地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C、N、P养分平衡及养分循环及利用策略 环境变化下荒漠生态系统的响应与适应性 荒漠草原生态过程及响应气候变化 荒漠区农业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 荒漠-草原生物量遥感估算及蒸散通量2、团队研究内容与目标围绕荒漠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内涵发展要求,以干旱半干旱过渡带荒漠、荒漠草原、荒漠绿洲为研究对象,开展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

环境工程团队

环境工程创新团队,现有8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4人。研究内容:1.在土壤环境优化和污染防治领域,系统开展了宁夏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空间分异和溯源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赋存现状、迁移及转化规律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完成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多环芳烃和酚类的赋存现状、空间分布与风险评价,石嘴山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污染...

宁夏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适应性管理团队

宁夏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适应性管理创新团队,现有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助研1人。研究内容:围绕宁夏生态红线监测评估与精准监管技术体系、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与生态健康评估、水生态监测与保护、沿黄城市带生态网络格局构建、沿黄滩涂湿地生态功能监测与恢复、荒漠化监测与预警等领域,开展“多源生态大数据采集与融合应用技术”、“生态环境物联网监测设备研发与系统集成”、“生态环境大数据集成共享与智能决策平...

干旱区特色植物逆境生理生态研究团队

干旱区特色植物逆境生理生态研究创新团队是生态环境学院的团队,现有7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十三五”期间,团队紧密围绕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在植物抗逆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宁夏牧草育种专项专题1项、宁夏农发办项目2项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出版著作3部,...

绿洲水土资源团队

绿洲水土资源团队是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组建的首批创新团队,现有在职职工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团队拥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形成了以经验丰富的教授为核心,青年教师为骨干,特点突出,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团队实行“开放、自由、合作”的运行机制,团队成员多年来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获得...

科研平台 —— 阅读更多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起始于2003年成立的宁夏大学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联合开发研究中心;...

学院风采 —— 阅读更多

“踔厉奋发六十五载 笃行实干建功立业”生态环境学...

5月6日下午,生态环境学院近40名教职工齐聚凌云广场,参加“踔厉奋发六十五载 笃行实干建功立业”教职工校园健...